本篇文章1417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想过,为啥有些老太太,明明六七十岁了,走起路来风风火火,说起话来中气十足,刷起短视频比你还溜?你叫她一声“老人家”,她可能还得瞪你一眼:“叫谁老呢?” 哈哈,对,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——“不服老”的劲儿。这可不是简单的嘴硬,这里头藏着大学问,是一种特别棒的生活态度。
当然不是!如果我们深入一点看,会发现这种“不服老”背后,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。它好像在告诉自己和全世界:“我的生活,主动权在我手里。”
这种心态带来的好处,可是实实在在的:
所以,这哪里是嘴硬,这分明是一种高级的生存智慧啊。
这里有个核心问题:我们夸老太太不服老,到底是在夸什么?是夸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吗?
不完全是。更准确地说,我们夸的是一种状态,一种精气神。
我们夸的是她六十五岁开始学钢琴的那份好奇心; 夸的是她穿着鲜艳裙子去旅游的那份爱美之心; 夸的是她面对新鲜事物,比如手机支付、线上买菜,愿意去琢磨、去尝试的那份学习劲头。
我们夸的,不是“不像老人”,而是“活出了自我”的模样。 这种夸奖,才能夸到点子上,让老太太们真正地感到被理解、被尊重,而不是被简单地恭维。
就拿我妈来说吧,退休后一度有点迷茫。后来,她和她几个老姐妹,自发组了个“姐妹团”。她们干的事儿,可真不少:
你说她们不累吗?也累。但那种充实和快乐,是实实在在写在脸上的。你夸她“妈,你这日子过得比我还精彩”,她能乐呵一整天。这种夸奖,就赋予了“不服老”这个行为极大的正向意义。
所以,怎么夸才能不显得敷衍,更能鼓励她们呢?
当然,咱也得客观说一句,“不服老”固然精神可嘉,但也不是说就得硬扛所有事。比如有些重体力活,该让年轻人上就得让年轻人上,得讲究个量力而行。这个平衡点怎么把握,可能因人而异,我也说不太好,但我觉得核心是“心可以年轻,但也要学会智慧地服老”,您说对吧?
我们夸奖“不服老”的老太太,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未来的人生描画一个蓝图。它或许暗示了一种可能性:衰老并非必然意味着衰退和无力,它可以是一场充满探索和惊喜的新旅程。
看到她们活得那么精彩,我们好像也没那么怕变老了。反而会觉得,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独特的光芒,只要心态对了,日子就能一直过得有滋有味。
所以,下次见到那位神采奕奕、活力满满的老太太,别犹豫,用我们刚说的方法,真诚地、走心地夸夸她吧!这不仅能点亮她的一天,也许,也能照亮你对未来的想象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