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78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在太原做生意,投了广告像石沉大海,发朋友圈没人看,搞活动也带不来客户...为啥别人家的软文能引爆流量,你的却像在自言自语? 今天咱就掰开揉碎说说,太原这片地界上,软文营销到底该怎么玩。
核心问题:在太原写软文最怕什么?
答:最怕自嗨!你觉得文采飞扬,太原老铁看了只觉得"这啥玩意儿"。
举个真实例子:去年有个太原火锅店老板,花大价钱请人写了篇《舌尖上的川味哲学》,结果阅读量不到200。后来改成《在太原,谁家火锅能让我连涮三盘土豆?》,直接爆了...
太原人喜欢的软文调性:
- 直接甩干货:"5折"比"尊享超值体验"管用10倍
- 带点晋味儿:适当用"闹不机迷"(不明白)、"克凉"(撒娇)等方言梗
- 场景要真实:柳巷的拥堵、食品街的烟火气比虚构场景更有代入感
不过话说回来,方言也不能滥用,毕竟太原外地人也不少,搞成密码文就翻车了。
核心问题:在太原发软文去哪最有效?
我们团队去年测试了17个平台,数据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:
| 渠道 | 适合类型 | 成本 | 见效速度 | 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----| | 太原贴吧 | 探店类、优惠活动 | 免费 | 慢但持久 | | 同城微信群 | 拼团、秒杀 | 红包费 | 极快 | | 抖音同城 | 视频软文 | 拍摄成本 | 爆发性强 | | 晚报社区版 | 故事型软文 | 按字收费 | 3天左右 |
重点说个坑: 很多商家迷信公众号,其实现在太原本地号打开率普遍不到3%,除非你能搞定"太原美食推荐"这种顶级大号。
核心问题:怎么让软文不只被看,还能转化?
我们给太原美妆店策划的案例或许能说明问题:
埋钩子法则
原文:"这款面膜补水效果好"
改后:"长风街小姐姐们凌晨排队抢的面膜,现在扫码免费用"
恐惧感营造
原文:"头皮护理很重要"
改后:"太原水质硬?90%人不知道的掉发真相"
地域性福利
一定要强调"仅限太原xx区",人们会对专属福利更敏感
注意: 这些技巧虽然有效,但具体投放效果还取决于产品本身,比如殡葬服务用恐惧营销就...你懂的。
有个玄学现象: 带"太原人"三个字的标题打开率总会高些,具体原因还没研究透...
对于预算有限的太原小店,建议走"农村包围城市"路线:
我们监测过一个案例:太原某凉皮店用这招,3个月微信加了2000多个附近顾客,投入不到500块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 在太原做软文推广,与其研究什么高大上的营销理论,不如先把"老醯儿"(老太原人)的生活习惯摸透。那些在公交车上刷手机的人、在菜市场砍价的大妈、在汾河边遛弯的大爷,他们爱看什么,你的软文就该写什么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