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1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想过,一杯茶,能喝出一千年的风雨是什么感觉?不是夸张啊,我是说真的——那种从唐宋年间就开始生长,根扎得比大楼还深的古茶树,摘下来的叶子泡的茶。这东西现在火得不行,但你真的了解它吗?别急,咱们今天就把这棵“老树”挖个明白。
先不说别的,光“千年”这个说法就挺让人懵的。是不是真的一千年?呃…其实也不一定。行业里通常把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就叫古树了,而“千年”更多是个概念,代表它足够老、足够有来历。你想想,一棵树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,经历过那么多气候变迁、自然筛选,还能顽强地长着——它结出的茶能是普通味道吗?
不过话说回来,树龄这东西其实很难精确检测。年轮?没人会为了卖茶把古树砍了数圈儿。所以目前大多靠当地茶农世代相传的记载和生态特征来推测。具体年份怎么定的?哎,这部分我也有点知识盲区,但可以肯定的是:树龄越老,根系越深,吸收的矿物质和养分越丰富,这才是它风味的真正底气。
好问题!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:噱头吧?但喝过的人往往真香了。贵,不是没道理的:
当然啦,贵也不一定等于好到天上。市场这么火,难免有混水摸鱼的,买之前还得仔细分辨。
这就像土鸡和养殖鸡的区别,虽然都是鸡,但风味、肉质、营养完全不在一个level。
普通茶园茶(台地茶)通常种得密、产量大、采摘频繁,需要人工施肥和管理。而古树茶呢?天生天养,自然生长,采摘次数少,叶片积累的物质更丰富。
举个实际例子:云南某著名茶山曾经测试过,同一片山域,古树茶的茶多酚、氨基酸含量高出30%以上。这就是为什么你喝古树茶时,不觉得苦涩卡喉,反而回甘特别快。
别以为随便一冲就行,好东西需要点仪式感(其实也就是稍微讲究一点哈)。
如果你把这些都做到了,或许就能感受到那种——入口好像平淡,但三五秒后口腔里突然涌出花香和蜜甜的神奇体验。嗯,那就是古树茶被人追着喝的核心了。
很多人都说古树茶适合存着喝,越老越值钱。其实这不完全对,也不是所有古树茶都适合存。一般来说:
不过话说回来,存茶是有条件的。湿度、温度、通风环境一旦不好,再好的茶也存废了。所以别盲目追求“藏”,先喝明白当下喜欢的口味更重要。
写到这里,我突然觉得古树茶挺像一位老人。不说话,但浑身是故事。你喝它,不只是喝味道,更是喝那片山、那条河、那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。
如果你还没试过,也许可以从一小片开始;如果已经爱上了,嗯,恭喜你,这坑值得入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