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59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想找公众号投广告,对方甩过来一个报价单,看得一头雾水——为啥同样粉丝量,价格差几倍?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,保证看完你比90%的甲方还懂行!
先解决最核心的问题:公众号发篇软文到底收多少钱? 这事儿吧,就像买菜,看着都是西红柿,有机的和大棚的能一个价吗?
主要看这几个玩意儿: - 粉丝数:这个最好理解,100万粉丝的和10万粉丝的肯定不一样 - 阅读量:但粉丝数会骗人!有些号买僵尸粉,得看真实阅读(比如10万粉丝阅读才两三千的,你细品) - 行业:财经号比情感号贵50%起步,毕竟前者能直接带转化 - 位置:头条和二条能差出3倍价钱 - 附加服务:要不要带货?加不加购买链接?给不给返佣?
举个栗子:某50万粉丝的美妆号,头条报价可能是8千-1.2万,但同样粉丝的职场号可能就5千封顶了。
这里面的水啊,深得很!有些MCN机构会把同一个号包装成不同领域报价,比如: - 当育儿号卖1万/篇 - 当家居号卖8千/篇 - 当女性成长号卖6千/篇
关键看甲方爸爸需要什么标签(突然觉得公众号跟演员一样还得会"人设"?)
还有个骚操作叫"打包价"——你以为买的单篇,其实人家把你当长期饭票。遇到过最离谱的是:"年框20篇打五折",结果后来发现这号三个月后就停更了...
教你们几招防身术: 1. 查历史数据:用新榜/西瓜数据看这个号过去半年阅读量波动(突然某天阅读暴涨的,你懂的) 2. 问粉丝画像:敢不敢提供后台截图?女性占比/地域分布这些 3. 试水:先投次条或者二条,效果好了再上头条 4. 比价:同量级的号多问几家,别听销售瞎忽悠
有个朋友之前差点被坑:对方说"我们粉丝都是985高知群体",结果一查,60%读者在四五线城市...这学历怕不是蓝翔技校?
(数据来自私下问的20个媒介朋友,可能有点出入)
| 粉丝量级 | 情感类 | 财经类 | 母婴类 | |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| | 10万 | 800-1500 | 2000-3000 | 1200-2000 | | 50万 | 5000-8000 | 1万-1.5万 | 6000-9000 | | 100万 | 1.2万-2万 | 3万+ | 1.5万-2.5万 |
注意啊,这价格是纯发布价!要是需要写手代写文案,还得加30%-50%。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甲方自己提供的文案烂得要死,还不如让人家小编写呢...
直接上干货: - "我们长期投,能给到几折?"(其实可能就投这一次) - "能不能用资源置换?"(比如你有产品可以送粉丝) - "我们CEO是网红,可以联动宣传"(空头支票谁不会开) - "先做效果结算行不行?"(10个里有1个能谈成)
最绝的是见过某护肤品品牌,拿着竞争对手的投放数据去压价:"人家投才8000,你们凭啥要1万2?" 把销售小姐姐直接整不会了。
有个做教育的朋友更惨,投了个"亲子号",后来发现70%粉丝是单身男性——这亲子关系有点过于超前了哈?
最后说句大实话:价格从来不是重点,ROI才是。见过5万的投放带来50万成交,也见过5000块打水漂的。关键看: - 产品客单价(卖房子的和卖袜子的能一样吗) - 转化路径(二维码放文末还是文中差30%转化) - 内容匹配度(硬广效果普遍比软广差两倍)
突然想到个玄学现象——有时候数据一般的号反而带货强,或许暗示真实粉丝的黏性比数量更重要?这个机制我也没完全搞明白...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