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4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是不是也这样——每次放假前,脑子里列了一堆计划:要看书、要旅行、要学新技能……结果假期一结束,发现自己除了躺平刷手机,啥也没干成?然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和罪恶感回去上班上学?别急,这事儿可能真不全是你的问题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假期到底该怎么过?为什么我们总是“越休息越累”?
先来自问自答一下:为什么假期越长,有时候反而越觉得空虚?
呃,这其实跟我们的期待值有关系。你想啊,平时工作学习那么累,我们就潜意识里把假期当成“解药”,指望这几天能解决所有疲惫和焦虑。但现实是……假期只有那么点时间,怎么可能啊对吧?
而且哦,现代人放假经常干些什么?刷手机、追剧、暴饮暴食、熬夜——这些活动看似在休息,实际上却在不断消耗你的注意力和精力。神经一直紧绷着,得不到真正的放松。
所以很多人放假回来,反而觉得更累了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那问题来了,到底怎样才算没白放假?
我觉得首先得打破一个观念:休息不等于什么都不做。真的,高质量的休息往往不是静止的,而是“动静结合”的。
举个例子,你躺一天可能头昏脑胀,但如果你去散个步、骑个车,或者跟朋友打场球,身体累是累了点,但精神反而会变好。适当的身体活动其实能释放压力,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吧?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哪种活动最适合你?哎,这还真得看个人,我也说不好,可能得慢慢试。
如果你不想再浪费下一个假期,那下面这几条或许可以试试看。都是我踩过坑之后总结的,不能说完全有用,但……应该有点启发?
你有没有发现:有时候环境很好、没事做,但你心里还一直在想工作的事、烦恼没解决的任务?——这说明你身体放假了,但大脑没有。
所以真正的休息,是“心理放假”。怎么做到?嗯……有点抽象,但可以试试正念冥想,或者简单点:专注在当下做的事。比如吃饭就好好吃,走路就好好看风景,别同时 multitask(哎呀,不小心用了个专业词,就是别一边做A一边想B)。
心理真正放松了,哪怕假期只有一天,你也能感觉到充电的效果。
小陈之前是个“假期焦虑者”,每次放假都要旅行、打卡、发朋友圈……结果比上班还累。后来他尝试“放假日不做计划”,只规定自己:每天做一件自己真心想做的事。
结果反而放松了很多。有时候是睡到自然醒,有时候是突然想去爬山就去了。减少预期、增加随性,让他终于体验到休息的快乐。
当然啦,这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具体机制……我也说不清,可能得看人。
写到这儿,我想你可能已经明白了:假期没有标准答案,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旅行、必须学习、必须怎样。重点是你感觉到放松和愉悦。
所以下一个假期,试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。哪怕只是发呆一天,只要你愿意,那也是很好的休息。
记住:假期是给你的礼物,不是任务。怎么拆、怎么用,你开心就好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