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4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——明明刚吃完饭,肚子还饱着,但一看到冷藏柜里那颗红艳欲滴的草莓蛋糕,就突然…觉得好像还能再塞下一块?别怀疑自己意志力薄弱,其实这背后还真有点门道。我今天就蹲在自家蛋糕店厨房里边吃边聊,和大家掰扯掰扯这事儿。
先不说别的,就说视觉上吧。红色草莓和白色奶油的对比真的太抢眼了,人类好像天生就对红色有反应,可能是老祖宗摘果子留下的基因记忆?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红色食物都这么诱人,比如红辣椒我就不敢空口吃(笑)。
再说到气味。新鲜草莓带点酸甜的香气,混着奶油的醇味,一闻就饿了。我们店里每天早晨现切草莓的时候,那味道飘出去,经常有路人推门问“你们在做什么这么香?”——你看,嗅觉拉客,实锤。
好,那问题来了:是不是只要用了草莓就能做出好蛋糕?呃…其实真不是。我们试过不同品种的草莓,有些适合直接吃,但一放到蛋糕上就出水,整个底都塌了,丑得没法卖。后来固定用“红颜”草莓,甜度高、硬度够,切面好看,放久了也不容易渗水。
奶油也是重点。动物奶油、植物奶油……哎,说到这个我就头大。我们全部用动物奶油,虽然贵且容易化,但是口感轻盈,不糊嘴。曾经有顾客说“你们家蛋糕吃一整块也不腻”,其实秘密就在这里。不过具体是哪家牧场的奶源更好,这个我们还在测试中,毕竟乳脂含量和季节也有关系……
很多人觉得蛋糕嘛,不都差不多?真的差很多。比如我们的草莓酱是自己熬的,减糖50%,还能吃到果肉。工厂生产的通常为了保质期会加不少糖和防腐剂,吃起来就是一股甜腻感,果味反而是假的。
还有蛋糕胚。我们坚持每天现烤,摔模、放凉、脱模……时间控制很重要,多一分干、少一分黏。工厂的胚子一般是冷冻配送,解冻后口感会差一点,有点像是…隔夜面包?没那么新鲜。
上个月我们做了个试验:同一批草莓蛋糕,一半放冷藏柜4小时之后卖,另一半放8小时。结果?8小时的那批明显草莓出水多了,蛋糕胚也有点被浸湿。虽然顾客吃不一定能说出具体差别,但就是会觉得“好像没那么好吃了”。所以我们现在宁可做少一点,也要当天做当天卖光。
我先来自问自答一个核心问题:“你们家的草莓蛋糕凭什么比别家贵30%?”
首先,草莓不是一年四季都便宜。冬天我们得用进口草莓,成本翻倍,但总不能因此不做草莓蛋糕吧?其次,手工涂奶油、摆草莓真的很耗时间。我们有个蛋糕上面铺满28颗草莓,每颗都得手工切、轻轻放,工厂流水线哪给你这样搞?
不过说到底,贵一点也未必代表更好。有些店用的是罐头草莓和现成蛋糕底,成本低、价格也低,吃多了容易腻。但如果你只是偶尔解馋,那种也挺好……哎,我是不是在砸自己招牌?(笑)但实话嘛,总要有人说。
如果你去店里买,可以留意这几个点(不一定全对,但可参考):
好了,啰嗦这么多,其实就想说:一块看起来简单的草莓蛋糕,背后从选果、制作到保存,都是细节。我们不一定做得最完美,但愿意死磕这些小地方。下次你再吃草莓蛋糕的时候,或许可以多感受一下它是不是真的“用心”了。
对了,如果你有什么被草莓蛋糕坑过的经历……欢迎来和我们吐槽,我们也怕踩雷。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