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507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一颗橙子能卖得比别家贵好几倍,还这么多人抢着买?而且这橙子还用一个老人的姓氏来命名——褚橙。它到底特别在哪儿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颗不简单的橙子。
先说说褚橙是怎么来的吧。这得提到一个人,褚时健。他以前是红塔集团的,后来人生经历了挺大的起伏。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,很多人觉得该休息了吧,但他没有。他跑回云南哀牢山包了一片地,开始种橙子。
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?但你想啊,一个曾经做过大企业的人,转身去搞农业,这本身就有种反差感。而且他种橙子不是随便种着玩,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事业,甚至是一种…怎么说,对生活的回应吧。
所以褚橙不只是一颗果子,它背后带着故事,带着一种“人生总有起落,精神终可传承”的感觉。这也是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的原因之一,吃的不仅是甜,还有点别的味道。
好,问题来了:褚橙是不是真的比较好吃?很多人反馈说是的。那为什么?
其实种出好橙子不是一件容易事。褚老当年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怎么种。比如:
所以你看,好吃不是偶然的,是一环一环控出来的。这种对品质的偏执,可能和褚老以前做烟的时候那种对质量的重视有关?不过话说回来,农业的事变数很多,年景不好时口感或许也会略有波动,但这套方法大体上行之有效。
是,褚橙价格不便宜。有人吐槽说“橙子还吃出奢侈品感觉了”,那我们就要问:它凭什么卖这个价?
首先,成本确实高。光是人工筛选、肥料定制、园区管理这些,就比普通橙子多花不少钱。再加上它本身品牌有故事、有口碑,溢价自然就上来了。
其次,你可能买的不仅是一箱橙子,而是一种信任和符号。送礼送褚橙,好像显得有品味又有心意。自己吃的话……嗯,也算是对自己好一点的理由?
不过话说回来,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买这么贵的橙子?那也不一定。市场上好吃的橙子也多的是。但褚橙的存在,至少说明一件事:只要你把东西做得足够好,总有人愿意为价值付费。
褚橙能火这么久,除了品质好,营销也做得挺聪明。它没走传统农产品那条路——没有拼命打广告说“我家橙子最甜”,而是用褚时健的故事慢慢打动人心。
这让我们想到,现在的人消费,不只看产品本身,还看它背后代表什么。是励志?是真实?还是坚持?褚橙刚好都踩中了点。
而且它很早就开始做线上销售,社群、电商、预售……都玩得转。所以你看,一个好产品+一个好故事+一套好渠道,差不多就成了。
当然,这种模式是不是每个农产品都能复制?恐怕很难。褚橙的成功有它的特殊性,比如创始人的独特经历就是很难模仿的一环。具体怎么把握这个度,还得看不同品牌的运作方式了。
如果你仔细想,褚橙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品牌,它更像一个案例,告诉我们:
它或许暗示了:不管是人还是产品,真诚、坚持、把事情做透,总会被看到。
最后我想说,褚橙之所以能被这么多人记住,甚至变成一种现象,不只是因为它甜,或者它贵。而是它让我们看到——哪怕是一颗普通的橙子,也可以结出不普通的故事。
而你,尝过了吗?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