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0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?身边好多90后朋友,以前天天晒外卖截图,最近突然开始晒自己做的菜了——虽然可能卖相有点翻车,但配文必须得是“今日主打一个健康”。所以问题来了:这届年轻人,到底是怎么突然就跟厨房和解的?甚至……还有点乐在其中的意思?
说实话,最开始我也觉得奇怪。这代人不是被贴上“外卖养大”的标签吗?怎么画风突变?但仔细一想,背后其实有好几个推手:
不过话说回来,你让他们天天做饭也不现实。忙起来还是得靠外卖续命,但周末愿意花时间炖个汤、炒个菜,已经是一种“生活态度的转变”了。
如果你以为90后做饭=重现满汉全席,那就错了。他们的下厨哲学非常鲜明:
? 工具至上,能省力就省力
空气炸锅、小烤箱、料理机——厨房里没三五个小家电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做饭。“一锅端”食谱为什么火?因为洗的碗少啊!
? 精准控量,拒绝浪费
一个人吃饭,打开APP查“一人份菜谱”,连生抽都按毫升放。毕竟煮多了吃不完,煮少了又emo……这种精准操作,或许暗示他们更追求“效率型治愈”。
? 颜值即正义,拍照是最后一步
菜可以翻车,但滤镜不能输!摆盘5分钟,拍照10分钟,发朋友圈等点赞——整套流程走完才叫“做完饭”。
(当然具体为什么“做饭5分钟拍照半小时”这个心理机制……我可能还得琢磨琢磨,但视觉满足感绝对是关键因素。)
理想是“米其林摆盘”,现实是“厨房灾难片”。90后做饭翻起车来,也是毫不留情:
但奇怪的是,翻车归翻车,很多人反而越挫越勇。可能因为……翻车的内容发上网,居然还能涨粉?(当代互联网谜团+1)
除了省钱和健康,做饭对90后来说更像一种“自我疗愈”。工作日被KPI追着跑,周末切菜煮饭反而成了放空大脑的方式。专注当下、掌控过程、获得即时反馈——这种确定性,在日常焦虑中太珍贵了。
甚至有人跟我说:“听着食材下锅‘滋啦’一声的那一刻,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。”(虽然吃完还是要洗碗……)
绕回最初的问题——90后做饭,早就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。它更像一种:
说到底,90后不是在复刻爸妈那代的“日常做饭”,而是搞出一种新型厨房关系:偶尔投入、适度精致、允许翻车、坚持分享。
他们可能不会天天做饭,但愿意在厨房里找回一点生活掌控感——哪怕只是周末一次,哪怕只是煮碗面加个蛋。毕竟,热腾腾的食物下肚那一刻,是真的踏实啊。
(好了不说了,我看看今晚外卖点啥……)
【文章结束】
下一篇 :AFK软文到底是什么?它怎么悄悄改变我们的网络生活?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发布平台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的文章,应在授权领域内应用,并注明来源为:文芳阁。违背上述声明者,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。
标题:90后做饭图鉴:从外卖依赖到厨房主理人
地址:http://wenfangge.cn/index.php?app=xinwen_front&act=one_xinwen&&id=1145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