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2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什么有些餐厅发友人圈就能排队,你的促销新闻却杳无音信?
上个月途经商场美食层,看到个怪景象:两家同价位的暖锅店,A店空着五张桌子,B店却排着拐弯的长队。凑近看才发现,B店服侍员举着个牌子写着"小红书爆款套餐打卡处"。这事儿让我突然顿悟——当初做餐饮,光有好滋味不够,还得会写让民气动的故事。
前年有家杭州家常菜馆的案例特殊有意思。他们没拍精致菜品图,反而推了篇《外婆腌的雪里蕻,今年腌2000斤》。文章细数老板娘外婆50年的腌菜技巧,连"每年霜降后菜帮子要晒足8小时"这种细节都写得暧昧晰楚。终局当月到店率涨了45%,雪里蕻炒肉丝成了必点菜。
实操法门:
济南有家巴西烤肉店的操作堪称教科书。他们发现78%的开销者会被"占便宜"心理打动,于是写了篇《花烤肉钱白蹭鱼翅的隐藏法》。推文行家把手教:
最绝的是在文末埋了投票:"猜猜本周被吃垮的食材是啥?估中送代金券"。终局当月客单价从68元涨到103元,鱼翅成本反而降了15%——出于精准把持了投放量。
客岁成都冒菜店的打法值得抄作业。他们做了三件事:
有组数据很说明症结:带"最后XX份"标语的推文,转化率比个别文案高2.3倍。就像他们家写的:"再犹豫就只能闻隔壁桌的香味了",这话看着浅易,却能刺激人立刻举动。
今年情人节有家西餐厅的操作把我惊到了。他们在推文里嵌了个"爱情热度测试"H5:
更妙的是设置了个"前任勿扰"套餐:黑椒牛排配苦瓜汁,文案写着"有些滋味适合留在回忆里"。终局当天翻台率革新高,还上了同城热搜。
广州早茶店的操作堪称经典。有开销者吐槽虾饺皮太厚,他们连夜推了篇《对不起,咱们把虾饺做成墙了》。坦然承认失误后,趁势科普:
反转来了:文章最后自黑"脸皮厚过虾饺皮的老板求原谅",配上老板鞠躬的表情包。不但平息了争议,还带动新品预售量涨了60%。
个人视察: 有次在商场望见个小吃摊,挂的横幅写着"被小红书骂红的烤冷面"。好奇买了一份,发现包装盒上印着差评精选:"面皮太劲道咬肌酸"、"加蛋太多像在吃蛋糕"。这种把槽点变卖点的操作,反而让大家以为真实有趣。突然清晰,好的餐饮软文案例100字不是王婆卖瓜,而是给开销者递把切瓜的刀——切开了,香气自然就飘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