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44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说怪不怪?同样拍雪景,有人发友人圈点赞不过百,旅行博主顺手配段笔墨就能火出圈。客岁张家界某民宿老板在抖音发了个"屋顶积雪视频",配文就八个字"雪落无声,房价有请",当天咨询电话被打爆。这雪花里头啊,可藏着真金白银!
先看组数据你就懂了:
范例 | 平均互动率 | 转化率峰值 |
---|---|---|
纯图片 | 2.3% | 0.8% |
图片+文案 | 7.1% | 4.5% |
雪景+故事 | 12.6% | 9.2% |
某东北滑雪场做过测试,统一张雾凇照片,配"银装素裹"四字转发量200+,改成"老张头在这摔了三年,今年雪道终于不硌屁股",转发直接破万。看出门道了吧?雪景是壳,人情趣才算是核。
第一式:五感暴击法
别光写"雪好大",学学网页4说的五感描写:
某羽绒服品牌用这招写的《零下30度生存指南》,在黑龙江卖断货,据说文案作者年初奖多拿三个月。
第二式:对比玩出花
看这组对比案例:
个别版 | 扎心版 |
---|---|
"雪后景区美如画" | "保洁王姐清晨四点扫出的童话天下" |
"滑雪场全新升级" | "客岁在这摔哭的小孩,今年带徒弟来了" |
"温泉池热气袅袅" | "雪落头顶三厘米,水下脚尖还翘着" |
重点在找反差,就像网页6说的,雪景本身自带纯净感,跟世间炊火一碰就炸。
第三式:埋钩子技巧
教你三种留人套路:
长春某商场用第三招,三天集齐五千潜伏顾客,成本比地推低六成。
万万别踩这三个雷:
有个反面课本特逗:某雪乡堆栈写"这里的雪甜过初恋",终局网友都在问"你初恋是卖白糖的?"
近来发现个新趋势——动态雪景文案。就像网页7说的金字塔架构,当初风行把雪景故事拆成系列短剧。比如说第一天拍雪中足迹,配文"谁家狗子走丢了";第二天同角度拍足迹消逝,写"原来是被狼追着练短跑";第三天雪地上画个狗屋,标"专业避难所,扫码入住"。这种连续剧式操作,粘性比单篇高五倍不止。
说到底,雪景软文就跟堆雪人一个道理——雪是老天爷给的,但捏成啥样全看手上功夫。下次你拍完雪景别急着发,先面朝照片唠五分钟嗑,把那些细碎的感受记下来。保不齐哪个灵光一闪的念头,就是下一个爆款文案的种子。对了,据说今年厄尔尼诺要来,雪季可能压缩,各位抓紧时间练手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