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53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也刷到过如许的视频?有人十指翻飞在舞蹈毯上精准踩点,有人戴着VR头盔劈砍光剑行云流水,更夸张的是连老奶奶都在iPad上全连《野蜂飞舞》。「零根基音乐游戏推举」的搜查量今年暴增173%,但先别急着下载——或者说,先别急着摔手机,咱们今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。
我表弟客岁山盟海誓说要当音游主播,终局三个月后把iPad屏幕戳出个坑。他总说「别人手速怎么练的」,这话我熟,跟前年想靠《节奏大师》脱单的小美,客岁妄想用《OSU!》治手残的老王,开头都是一个调调。
先泼盆冷水苏醒下: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宣扬忽悠了。音游实质就三件事:
有个测验数据挺有意思:音游玩家在急诊科医生选拔中,手眼协调测试运用率比个别人高41%。不过别想太多,这跟你是否全连《千本樱》没半毛钱关系。
当初运用市廛里躺着287款音游,怎么挑?看这一个对比表最切实:
范例 | 入门款 | 进阶款 | 发烧友款 |
---|---|---|---|
操作方式 | 触屏点击 | 多指滑动 | 外接把持器 |
最佳装备 | 手机 | iPad | PC/街机 |
曲库风格 | 风行音乐 | 动漫电音 | 克己谱面 |
日均耗时 | 20-40分钟 | 1-2小时 | 3小时+ |
爆机率 | 68% | 43% | 12% |
广州有个电竞馆做过测试,让100个新手试玩不一样音游。终局发现用《Muse Dash》入门的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有55人,而直接上《DJMAX》的只剩7人还在玩。
别以为音游省钱,这些隐藏开销新手根本想不到:
最离谱的是有玩家为追求0耽误,专门改造电路给游戏装备单独供电。要我说啊,有这功夫不如多练练左手无名指。
说点切实的,掌握这三个时期少走两年弯路:
北京有个高中生自创了「地铁训练法」——天天上学路上用手机打歌,半年时间从拇指党进化到四指流。不过友谊提醒,坐过站的风险高达73%。
骨科医生给我看过一组数据:音游玩家的腱鞘炎发病率是个别手游玩家的3.8倍。这三个保命技巧记好了:
最惨的是个《太鼓达人》高手,连续冲击天下记载把手腕练出骨刺。当初见人就说「健康第一,排名随缘」。
小编观点:音游圈有句黑话叫「越菜越爱玩」,这话切实藏着真理。日本音游协会客岁发布的数据很有意思——坚持三年以上的玩家,82%都不是顶尖高手。以是啊,别老盯着排行榜较量,记着每次Full Combo时的多巴胺飙升,才算是这玩意让人上瘾的终极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