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九眼桥酒吧街后巷的冒菜摊,张姐摆了八年摊子,客岁差点被网红店挤垮。今年用三篇软文逆袭成抖音热门打卡点,当初日均流水从800涨到5600。这事儿听着玄乎?我给你拆解成都式营销的门道。
▍场景1:宽窄小路茶馆怎么抢游客?
春熙路往西三公里的老茶馆,老板陈叔守着祖业快撑不下去。营销公司支的招够绝:
终局:当初旅行团把品茗当固定名目,最火的不是茶,是陈叔手写署名的蒲扇,卖58一把还断货。
▍场景2:玉林路餐饮混战解围法
开串串店的95后小夫妻,被周围新开的连锁品牌逼得想转行。营销团队给的野途径:
传统玩法 | 成都式打法 | 数据对比 |
---|---|---|
发传单 | 教食客拍"锅底作画" | 传播量高12倍 |
打折促销 | 搞"辣度认证书"分级挑战 | 复购率涨60% |
投新闻流广告 | 让收银阿姨开吃播 | 成本省75% |
最绝的是把等位区改成"前任串串忏悔墙",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亿,当初加盟商追着要开分店。
▍场景3:社区五金店年轻化法门
水碾河老社区的五金店,00后少东家接办后玩出新名堂:
卖老鼠药配"灭鼠成功率盘算器"(扫码看算法公式)
五金东西套装叫"家室救命包",附送《家电假死诊断手册》
在抖音拍"五金店101"选秀:扳手、钳子、螺丝刀才艺PK
你猜怎么着?当初小姑娘们组团来买粉色绝缘胶带,说是要DIY手机壳。传统五金店硬是变成潮玩聚集店。
▍新闻推广策划的底层代码
跟本土营销老炮吃暖锅偷学的秘笈:
① 嘴替效应:把"好吃"翻译成"吃完不由得舔手指的罪恶感"
② 茶馆遗传因子:文案要有摆龙门阵的松散感,比如说"这家蹄花汤,深夜喝完交警不查酒驾"
③ 反差萌:让建设路嬢嬢用英文唱卖糖油果子,土洋联合才算是流量密钥
实测案例:某社区暖锅店拍"老板与美团小哥对骂"剧情(事实是打算好的),带出"绝不妥协食材品德"的slogan,当月储值会员新增1700+。
避坑指南(本地人忠告)
中心数据:
成都本地号软文带"苍蝇馆子"中心词的,打开率高42%
暖锅店推"前任接受锅底"运动,客单价增强35%
菜商圈文案用"菜贩黑话翻译"的,年轻开销者占比翻两番
个人暴论时间
在成都混了十年营销圈,说点要遭封杀的大瞎话:
最后甩个王炸思路:想拿下成都商圈,先学会采用写情书的劲头写差评复兴。就像华兴街煎蛋面复兴"太辣"的批评:"下回给您单独开个番茄酱小灶,莫怄气嘛~" 这滋味,比十篇精致文案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