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68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"报个软文课要花3980?这不就是智商税吗?"上周三清晨两点,表妹突然发来这条新闻。她刚花三个月工资报的写作课,终局连友人圈带货文案都写不清晰。你是不是也纠结过要不要软文培训班编写?今天咱们就采用三个真实案例,扒开软文课程的神秘面纱。
客岁帮友人拆解过市面上12套软文课程,发现90%的新手都掉进这三个坑:
对比传统写作和软文编写:
传统写作 | 软文编写 |
---|---|
注重修辞手段 | 注重人话翻译 |
追求文学代价 | 追求转化率 |
需要整块时间 | 碎片时间就能干 |
某宝妈学生用这套模板,三个月接到20个商家订单:
1. 钩子标题
×错误树模:"XX商品采用闭会"
√爆款公式:"自从用了这一个,婆婆再也不嫌我乱费钱"(融入婆媳关系痛点)
2. 场景化开头
"上周三给孩子沐浴时,洗浴露突然辣眼睛..."(详细时间+突发事物)
3. 痛点放大镜
别写"去污力强",改成:"对付娃校服上的马克笔渍,比我老公擦地还使劲"(生涯场景+对比)
4. 化解方案套餐
"三招教你选对洗衣液:一看泡泡(密实度)、二闻残留(刺鼻否)、三测PH值(试纸某宝9.9包邮)"(详细可操作步骤)
5. 信任背书
不写"专家推举",改:"化工硕士表姐偷偷告诉我,认准这一个成分表排序"(熟人背书+专业身份)
雷区1:自嗨式吹嘘
某课程教的"媲美爱马仕的匠心工艺",被网友群嘲。改造方案:"五年迈裁缝手作,线头比大牌少三成"(数据化对比)
雷区2:专业名词轰炸
"非离子表面活性剂"不如说:"这成分遇油就化,跟洗洁精定律一样"(生涯化类比)
雷区3:疏忽移动端阅读
电脑排版到手机全乱码,救命三招:
案例1:土特产逆袭记
山西王姐把"陈醋先容"改成《山西婆婆的醋坛子秘密》,植入3个本地品牌,月带货佣金破万。法门:
案例2:宝妈副业指南
广州李姐用《带娃三年发现的搞钱神器》,把纸尿裤测评写成阅历贴,接8个母婴品牌共同。亮点:
干了五年文案的老司机,最深的体会是:好软文不是写出来的,是帮网民把生涯难题翻译成化解方案。就像上周帮烧烤店写的《清晨三点的炊火气,治愈多少打工人的胃》,表面写烤串,实则贩卖情绪代价,当月业务额涨了40%。记着,网民买的不是商品功能,是商品能带来的详细转变——可能是多睡半小时的懒觉,可能是少挨婆婆一顿絮聒,这些真实的生涯切片,才算是软文的黄金矿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