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啥有些药企广告让你目即成诵,有些却像医生开的苦药方?
上周在药店望见个大妈,面朝感冒药货架突然笑出声——原来包装上印着"专治开会打瞌睡的后遗症"。这年初,能把药效说明写成段子的都是人才!今儿咱们就扒开几家药企的广告底裤,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把干燥的药理学识变成让人笑着掏钱的邪术咒语。
先看这组扎心对比数据:
青铜级文案 | 王者级文案 | 转化率差 |
---|---|---|
"迅速退烧不伤胃" | "专治老板开会时的火气" | 相差4.8倍 |
"缓解关节疼痛" | "让广场舞大妈重夺C位" | 互动量差3.2倍 |
"调节肠道菌群" | "厕所蹲坑时长压缩50%" | 点击率差5.1倍 |
举一个活例子:快克感冒药那句"无惧感冒,快意拼搏",把药效和职场生存联合,打工人看了直呼"这不就是我吗"。
① 把仿单变段子集
还记得"专治甲方爸爸的出尔反尔"的护肝片广告吗?这招叫"病症场景化"。详细操作:
▼ 精准定位受众群的日常痛点
▼ 把药理感化翻译成生涯场景
▼ 加个让人会意一笑的比喻
某胃药广告写"救命暖锅英雄的第二天",直接把贩卖额干到同类第一。
② 视觉埋梗术
快克广告里的肌肉男不是随意画的:
③ 网民变编剧
太龙药业搞的"太浓"顺手拍大赛:
1. 病症翻译机
别再说"清热解毒",试试"专治PPT改到第8版的火气"。某痔疮药写"让厕所时间少刷3个短视频",当月搜查量暴增200%。
2. 禁忌忠告变段子
"服用后别跟老板顶嘴——容易暴露真实战斗力"这种提醒,比凉飕飕的"可能致使兴奋"有趣多了。
3. 疗程打算游戏化
把7天疗程打算成"歼灭病毒鸿文战",天天服药=打怪升级,共同成就系统,年轻人追着买。
4. 专家证言故事化
别让白大褂老头背书,改成"三甲护士偷偷给老公备的药",可信承度反而更加高。
5. 副感化萌化处理
"兴许会多跑两趟厕所——就当给微信步数冲榜做贡献"这种表述,焦虑感直接减半。
看这组行业调研:
以是别怪年轻人不吃硬广,是他们早就免疫了仿单式推销。
在医药圈混了十年,发现个魔幻事实——越是敢打破常规的药企,越容易出爆款。那些终日念叨"药品广告要谨严"的老呆板,商品在货架都积灰了。
近来帮友人策划肠胃药广告,把"调节菌群"改成"让吃货的胃开代表大会",共同漫画版细菌议会场景,贩卖额直接碾压竞品。你看,迷信道理没变,只是换了个说法。
突然想起个经典案例:某痔疮药在电梯贴"别让马桶成为最长情的陪同",吓得物业以为是谁写的投诉信。故此啊,好广告就得像扎针灸——找准穴位微微一刺,效果立竿见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