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飞机天天在天上飞,为啥你家的软文就是带不动客流量?别急着甩锅给商圈!今儿咱就掰扯掰扯,航空公司发软文价钱那些门道。说真的,这年初谁还盯着机票价钱死磕?会讲故事的航空公司,才可能把游客哄上飞机!
上个月某航司商圈部小王跟我吐槽:"花二十万拍的宣扬片,发出去阅读量还没空姐自拍高!"这事儿可太典型了——硬广早过时了,当初玩的是人之常情!
看一看这些作死操作你中了几条:
要我说啊,航空公司软文写作得学学人家东航。人家客岁搞了个"飞机拜拜员"话题,就靠地勤小哥挥手的日常视频,愣是冲勺嫦妊前三。望见没?接地气比高大上管用!
别总盯着飞机拍!这三个地方才算是金矿:
举一个真实案例:大韩航空客岁品牌升级,不晒新飞机,反而把机务维修员的日常工作拍成系列短片。终局怎么着?YouTube播放量比明星代言还高30%! 为啥?游客就想看真实的人,而非凉飕飕的铁鸟!
送你三个航空公司都在用的杀手锏:
1. 对比反差法
把干燥的数据变"活":
传统写法 | 改造后 |
---|---|
准点率95% | 比你家闹钟还定时 |
座椅间距89cm | 大长腿终于能伸直了 |
餐食挑撰8种 | 空姐端来挑撰艰难症 |
2. 养成系人设
参考东航打造的"有颜的飞行家"人设:
3. 埋钩子大法
万万别在结尾写"欢迎乘坐",试试这些:
别一篇通稿发全网!教你见人说人话:
记得东航那波神操作吗?他们在抖音发"飞机拜拜员"日常,在小红书教丝巾的100种系法,在B站放飞机测验进程。终局?年轻游客暴涨40%!
干了八年航空营销,最深的体会是:游客买的不是机票,是期待。你的软文倘若能把值机时的忐忑变成期待,把飞行时间变成故事时间,那才算真本事。
下次软文写作前,先把宣扬册扔一边。去停机坪跟地勤抽根烟,去客舱听空姐唠家常,去值机柜台看游客的微表情。保准你写出来的东西,比商圈部那帮坐办公室的强十倍!
对了,倘若你们引诱非要写"高端大气国际化",就把这篇甩他脸上——看一看人家达美航空,靠优化高朋室登机流程,三年从休业逆袭成行业第一! 这年初,会唠嗑的航空公司才可能赚大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