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9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什么别人的美食新闻推广能刷屏,你的却杳无音信?
客岁杭州有家街边包子铺,老板韩阿姨用"清晨3点的面香味"这句文案,硬是把单价2元的包子做成网红爆款。而隔壁装修精致的西餐厅,砸钱写的"精选入口食材"却无人问津。这中间的差距,切实就藏在三个中心动作里。
根基症结:软文写作前必须搞懂什么?
良多新手一上来就琢磨文笔,这就像炒菜不看火候光探索摆盘。真正重要的是先画好三张图:
举一个真实例子:某暖锅店发现"独自吃暖锅"的搜查量年增180%,立刻推出《一个人也需要好好吃饭》系列推文,三个月内单人套餐贩卖额翻3倍。你看,找准一个点,比撒网式推广管用多了。
场景症结:怎么写出让人想掏钱的美食文案?
记着这一个万能公式:痛点+化解方案+情绪钩子
客岁有组数据挺有意思:带详细时间点的文案点击率平均高27%。比如说"清晨6:15的头汤面",比"新颖现做"更抓人。
三个接地气的创作土方法:
① 菜商圈蹲点法:记载大妈们砍价时的形容词汇
② 外卖批评区考古:网络"量太少""不够辣"等高频吐槽
③ 厨房监控回放:视察食客第一口的表情变动
某川菜馆老板发现开销者总说"辣得够劲",就把宣扬语从"正宗川味"改成"辣到给前任打电话",当月订座坦率接涨了40%。
化解方案:估算有限怎么玩转推广?
这里尚有个四两拨千斤的妙招——搭建内容金字塔:
苏州有家面馆让洗碗阿姨拍和面视频,朴素的"天天揉面200斤"话题,反而比费钱请的达人视频传播更广。
免费流量薅羊毛指南:
南京某奶茶店用抖音POI功能,把"到店打卡送奶盖"的运动做出270万播放量,成本简直是零。
进阶技巧:让软文自己长腿跑
有个绝招叫埋设分享诱因:
成都某冒菜店玩得更溜——开销者拍短视频带话题,积满20个赞就能换卤鸡爪。两个月内网民自发生产了1300多条推广内容,这可比硬广划算多了。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8年文案,我最怕新人问"这句广告语够不够高级"。醒醒吧友人们,菜商圈大妈说的"这菜今早刚从地里摘的",比多少文绉绉的"新颖直达"要生动百倍。下次写美食文案前,先去收银台听听开销者怎么跟友人安利你的菜品,那才算是最值钱的文案素材。
就像谁人卖10元手冲的韩阿姨,她从不说"精选云南小粒",而是边冲咖啡边唠嗑:"这豆子跟我闺女同龄,22年种的"。你看,真实的故事感,永远比华美的形容词更存在杀伤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