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7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花了三天写出来的粽子推广文案,阅读量还不到200?友人圈发出去像杳无音信,连亲妈都不点赞?别急着猜忌人生,可能你连最根基的网民痛点都没抓准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面朝粽子拍九宫格,配文“好吃不贵快来买”——这种文案连隔壁王大爷的退休金都骗不到。
*第一步:找准痛点才可能戳中民气*
客岁端午节某品牌翻车案例特殊典型——他们主推88元/盒的鲍鱼粽子,文案写得高端大气,终局贩卖额惨淡。厥后商圈部调研才发现,35%的潜伏顾客根本分不清粽叶是芦苇叶仍是箬竹叶,68%的人最头疼粽子煮两小时还夹生。你看,连煮粽子这种根基症结都没化解,卖高价货不是自嗨是什么?
试试把你的目的群体拆开来看:
*第二步:故事要讲得让人流口水*
客岁爆红的“粽子西施”案例值得探索——老板娘把祖传四代的包粽技巧拍成15秒短视频,镜头特写糯米从指缝滑落的黏连感,配上“小时间总偷吃生米被奶奶打手心”的旁白,单条播放量破500万。这里藏着三个爆点:
*文案写不出来怎么办?*
别光盯着粽子本身打转。某老字号客岁把粽子线和龙舟桨做类比,写出“缠紧的是思念,划向的是团圆”这种神文案,直接把礼盒贩卖额顶到日均3000单。给你三个立刻能抄的创意方向:
传统工艺
“六小时慢火熬煮”改成“柴火灶熄了又添三次,就像外婆等咱们回家吃饭的心”
食材溯源
“东北五常糯米”不如说“每粒米都听过松花江的晨雾”
情绪绑定
与其写“送礼首选”,不如说“寄给异域人的包裹里,总少不了一颗没绑紧的粽子——就像妈妈故意留的破绽,等你电话说‘又漏米了’”
*推广渠道选对了吗?*
看一看这张对比表就知道为啥你的广告服侍费取水漂:
渠道 | 适合范例 | 致命陷阱 |
---|---|---|
友人圈 | 熟人裂变 | 九宫格必死 |
抖音 | 视觉冲击 | 前3秒没亮点就划走 |
小红书 | 种草攻略 | 中心词没埋够 |
社区团购 | 即时转化 | 比价重大 |
上周遇到个学生非要在友人圈发粽子制作流程图,我直接让他改成投票互动:“猜猜这张图里藏着几个奶奶辈的包粽法门?批评区抽三人送试吃装”——当天咨询量翻四倍。
*新手最该避的坑*
万万别学大品牌搞文明营销!人家能请非遗传承人站台,你只能拿二姨包的粽子照相。客岁有家小作坊硬蹭屈原IP,终局被网友扒出粽子用工厂预制米,差评淹到客服都不敢上线。
记着这两个保命准则:
小编观点:
测试!测试!仍是测试!把估算砍成三份,同样的一篇文案用A/B版在不一样时段发,数据会告诉你哪些词能让人掏钱。别指望一篇文案吃遍天,多试几回总能找到爆款密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