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0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什么别人的粉底液能持妆一终日,而你的不到中午就斑驳?
上周闺蜜小美顶着大太阳去迪士尼,晚上十点发自拍时妆面还像刚化好,而我用着同价位的粉底液,下昼三点就脱成地图脸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新手怎么选粉底液才不交智商税。
你是不是总被"12小时持妆"的广告词忽悠? 我扒了三个品牌的检测报告才发现:
客岁某大牌被潜伏顾客群体投诉,就是出于测验室数据与现本相况相差40%的持妆时长。这里教大家个土方法:把粉底液涂在手背,用纸巾按压5次后视察残留量,残留越少持妆越稳。
共事小王曾迷信遮瑕力强的商品,终局被男友吐槽"像戴了石膏面具"。切实遮瑕度与妆感成反比:
看一看这两款网红商品的对比:
商品特点 | A品牌「磨皮王」 | B品牌「素颜霜」 |
---|---|---|
遮瑕力 | ||
妆感 | 面具感 | 伪素颜 |
适合场景 | 舞台拍摄 | 日常通勤 |
我表妹是典型干皮,跟风买全网推的"玻尿酸粉底",终局卡粉卡到猜忌人生。美妆配方师老张告诉我:
有个反常识的妙招:油皮用滋润款反而更持妆!定律是水油平衡后不易分泌适量油脂,这一个冷学识知道的人不到10%。
商场柜台的白炽灯简直就是美颜滤镜,我有次买错色号的阅历值能写本《人类肤色迷惑行为大赏》。记着这三个硬核技巧: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中国女性平均每年买错2.3瓶粉底液,糟蹋的钱够买三支大牌口红。
前年我做过次疯狂测验:连续30天用不一样价位的粉底液。终局发现:
意外发现个宝藏规律:开架品牌的哑光款每每比滋润款做得更加好,这一个秘密柜姐相对不会告诉你。
个人血泪阅历
在美妆行业摸爬滚打五年,我发现粉底液是最容易产生"补偿性开销"的单品——总以为下一瓶会更加好。切实找到适合的比追新款重要十倍,我当初固定用某国产测验室品牌,发现它把80%成本都花在质料上,这种"笨办法"反而做出了持妆10小时的神器。下次选粉底液时,不妨先问自己:我要骗过别人的眼睛,仍是谄谀自己的皮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