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1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什么有些直播间下单不断,你的却像在跟氛围谈天?
上周有个做服饰的老板跟我吐槽,说直播间天天砸钱投流,终局受众进来瞅两眼就划走。你猜症结出在哪?不是货不行,是话术没踩准受众的心跳节奏。咱们说人话——不会在紧迫时刻递梯子让人下单。就像你逛商场望见促销,店员只会喊"全场五折",但聪明的导购会说"这件衬衫你穿去见甲方,气场直接拉满"。
痛点:受众划进来看三秒就想跑
这时间万万别吼"别走啊后面有福利",试试把手机屏当成你家客堂的窗户:
救命话术:
"刚进来的姐妹看这件开衫,料子软得像你养了三年的猫肚皮"
"东北老铁留意看这件羽绒服,零下30度可能让你在雪地里拍抖音不哆嗦"
对比测验:
常规话术 | 场景化话术 | 终局对比 |
---|---|---|
"这款毛衣不起球" | "穿它抱娃喂奶,蹭半天也不起毛" | 停顿时长+28秒 |
"现鄙人单送袜子" | "下单这件大衣,送你双能塞进雪地靴的厚袜子" | 转化率增强3倍 |
痛点:购物车加了三回还没付款
这时间别催"抓紧付款",得给她个压服自己的台阶:
救命话术:
"姐们儿我知道你在想啥,这裙子能机洗能烘干,带娃溅上辅食也好搓"
"拍这件别选运费险,我敢保证你家娃撕不烂这布料"
信任背书四件套:
痛点:比价狂魔在纠结
这时间得把价钱拆解成生涯账本:
救命话术:
"这锅能用五年,算下来天天就一毛钱,比点外卖的打包盒还便宜"
"买四件套送两枕套,相当于白赚两杯奶茶钱"
价钱邪术三板斧:
看这三个指标就够:
举一个真实案例:某母婴直播间把"奶粉营养好"改成"夜奶不用开大灯,单手能摇匀不结块",当月复购率从17%飙到41%。
老司机掏心窝
干了五年直播,我发现个真理:受众买的不是商品,是商品能带来的生涯场景。就像卖锅不说导热系数,要说"周末能给老公煎出米其林同款牛排";卖四件套不提支数,要说"赖床时被窝暖得像在海南度假"。
下次写话术前,先把商品扔进这三个场景试试:
记着啊,做直播不是念仿单,而是给受众造梦——梦里满是用你家商品后的美妙画面。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这一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