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7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「别人写的豆腐乳文案月销10万罐,你写的却像商品仿单?」上周帮表姐家的特产店改文案,发现她用了整整三段写“精选黄豆”“古法制作”——终局受众看完连购物链接都懒得点。这让我想起三年前自己把艾热灸软文写成医术论文的黑史实,原来写地方特色食物,光堆砌形容词根本没用。
真实案例:友人小美给白溪豆腐乳写推文,开头就是“非物资文明遗产”“百年工艺传承”,发到友人圈只收获2个点赞。厥后改成“乾隆吃了都叫绝的下饭菜”,当天咨询量涨了5倍。
客岁帮农户写的白溪豆腐乳推文爆单2000罐,中心是把商品特色翻译成潜伏顾客语种:
商品特色 | 网民视角翻译 | 运用途景 |
---|---|---|
非遗古法工艺 | 82岁张奶奶守了40年的老滋味 | 给爸妈找回童年滋味 |
独立小罐装 | 开盖3秒搞定早餐 | 打工人济急下饭菜 |
无防腐剂 | 孕期馋嘴也能安心吃 | 孕妈解馋秘密武器 |
实操技巧:
某电商团队测试发现,采用“牵挂+痛点+证言”架构的文案,阅读实现率增强120%:
标题:不会尚有鬼不觉道乾隆的“偷饭贼”吧?
开头:共事以为我抽屉藏的是口红,切实是这一个下饭神器...
注释:
客岁某店家因文案写“全网最好吃的腐乳”被职业打假人索赔,当初学聪清晰:
禁用词黑名单:
× 最/第一/顶级(违反广告法)
× 治疗/防备(波及医疗宣称)
× 祖传秘方(需供给传承证实)
稳当表述:
√ 308位回首客认证
√ 比个别腐乳少30%盐分
√ 新化县志记载的百年技巧
近来帮品牌方做调研发现:
说到底,写白溪豆腐乳文章不是考古论文,而是做翻译——把地方特色变成世间炊火。就像我常跟学生说的:“别让受众以为在逛博物馆,要让他们闻到厨房飘来的豆香。”毕竟,能让人边看文案边咽口水的,才算是好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