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75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刷到过那种让人立马想订机票的景区文章?显明都是写山写水,为啥别人的笔墨可能让你隔着屏幕闻到花香?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一个网民类景区软文案例大全100的门道,保准你看完就能上手写出让民气痒痒的文案!
说白了,网民类景区软文案例大全100就是披着故事外衣的"勾魂使者"。它不像硬性广告那样直接喊"快来玩",而是用真实闭会+情绪共鸣的组合拳,让受众自己拍大腿说"这地方我必须去!"
举一个栗子,客岁爆火的"绝壁村秘境"攻略,作者没写一句"快来旅行",光靠描写清晨4点裹着棉被等日出的场景,批评区就炸出3000条"求地址"。这就是软文的魔力——用画面感代替吆喝声
"我家境区啥都好"综合征
巴不得把景区厕所的瓷砖纹路都夸一遍。亲,游客真不关心这些!重点要挖独一份的闭会,比如说黄果树瀑布旁能亲手做蜡染,这种差异化才抓人
数据堆成山,故事不见影
海拔3000米、占地500亩这些数字,不如说"走完这截彩虹栈道,手机计步器刚好蹦到13140步"。数据要穿故事的外衣才动人
美图轰炸机模式
九宫格风景照+三行笔墨,这种玩法早过时啦!当初风行一张图配段vlog台词,比如说:"无人机升到200米时,整片梯田突然构成了'福'字——原来这是苗家先祖的密钥"
第一步:做个会谈天的侦察
蹲点某红书批评区,把"适合带娃吗?""山路好走吗?"这些高频症结记下来。比如说发现大家最愁"带爸妈出游去哪",立刻策划《不会累断腿的5大银发友景区》
第二步:故事要有"滋味"
别光写视觉冲击,试试如许:"推开民宿木窗那刻,糍粑的糯米香混着晨雾劈面而来,街角阿婆正拿着竹竿打木樨——原来秋日的滋味是甜津津的"
第三步:做个神思排版侠
传统写法 | 神思改造 |
---|---|
美食推举:腊肉、米豆腐 | 必吃榜→阿公灶台熏了20年的老腊肉(逐日限售30份) |
通行指南:高铁转大巴 | 懒人专线→出站右拐的绿色旅行巴士(每小时整点发车) |
这种新闻场景化改造,让攻略活起来
刑孤守备三件套:
进阶玩家试试这些:
写了五年景区文案,最大的感悟就八个字:真挚比技巧更为重要。客岁给个不著名古镇写推文,没按甲方要求吹"江南第一",反而如实写了青石板路上买菜老太的日常。终局这篇《在千年古镇赶早市》反而爆了,为啥?出于大家腻了滤镜拉满的瑶池,就想看热气腾腾的世间炊火。
下次提笔前,先把景区手册扔一边。试着跟门口卖凉粉的大姐唠十分钟,保管你能挖到最鲜活的编写素材。记着咯,好软文不是写出来的,是从生涯里长出来的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