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3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哎,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形?显明把油画棒夸得天花乱坠,阅读量却像被胶水黏住似的死活上不去?别慌,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事儿——我敢打赌,看完这篇你至少能少走三年弯路!
客岁有个学生跟我急眼:"老师我文采飞扬,为啥写油画棒推文没人看?"终局一看他写的:"论印象派技法在当代油画棒创作中的嬗变"...好家伙,这标题能把人直接送走!
新手记着这三类爆款选题公式:
举一个栗子,有个卖48色油画棒的商家,把推文标题从"专业级绘画东西"改成"用早餐钱解锁莫奈花圃",当月转化坦率接翻倍。
万万别学某些教程让写"油画棒又称油性粉彩...",这种开头跟报商品仿单有啥差别?试试这招:
"闺蜜说我花500块买油画棒是智商税,直到她望见我把出租屋墙面改造成敦煌壁画..."
重点戳这三大痛点:
前次见个狠人这么写:"地铁通勤40分钟,够你画出能卖198块的装饰画",批评区直接炸出300+求教程的。
厂家给的参数表都是啥玩意儿?"超软性油基配方"、"微粒分子架构"...个别潜伏顾客看着跟天书似的。
转化话术三板斧:
有个案例绝了,说某品牌油画棒"叠涂5层不结块",改成"能画出老式玻璃糖纸的透亮感",当天咨询量暴涨5倍。
光说"颜色娇艳"太抽象,得带着受众脑补画面。试试这种写法:
"蘸取克莱因蓝随意涂抹,再用纸巾抹出雾霾蓝的天空,最后用牙签刮出星星——恭喜你get了代价3800元的装饰画技法!"
必备因素清单:
前阵子有个爆款视频,教人用油画棒修复被熊孩子划花的木门,愣是把商品卖成了家居修复神器。
别光放"很好用"这种鸡肋评估,要打造有画面感的真实反馈:
个别评估:"颜色很英俊"
神级评估:"我妈以为我把孩子幼儿园画作PS成大师作品"
三大证言范例:
最绝的是有个买家秀,拍的是用油画棒在快递箱上作画,配文"快递小哥问我是不是美院教养",这条直接带火全部系列。
说到这儿啊,突然想起客岁帮某品牌软文写作的事。甲方非要夸张"德国入口质料",终局受众根本不买账。厥后改成"比巧克力还丝滑的涂抹闭会",好家伙,库存三天清空!以是别老想着堆砌专业术语,咱得学会把卖点翻译成舌尖能尝到、指尖能触到的感受。
说到底,写油画棒软文就像画画本身——重要的不是颜料多高级,而是能不能让看的民气里痒痒,巴不得立刻抓起笔试试。下次动笔前,先问一问自己:这文案能让人产生立刻创作的冲动吗?倘若答案不界定,赶紧回去重磨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