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老铁们有没有发现,食堂门口贴的传单比外卖单还多?不是健身卡就是考研班,看得人辘集害怕症都需要犯了。说真的,当初学生天天接受的广告新闻量,比高数课板书还辘集。为啥有的广告能让学生主动照相发友人圈,有的却沦为垫泡面神器?这事儿得从"看得见"和"看得进"提及。
举一个栗子,客岁有个卖考研资料的,海报上写满课程表+名师头像,终局被保洁阿姨当废纸收了。厥后他们改成"图书馆清晨3点的灯光,咱们陪你点亮",当天咨询量就翻倍。你看,校园广告不是告诉,而是情绪触发器。
灵魂拷问:学生到底想要啥?
咱得先整清晰,食堂排队时的学生都在想啥:
把这些小心理揉进广告里,效果立竿见影:
传统文案 | 升级版文案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"考研班招生" | "让张宇给你讲段子,趁便考个研" | 咨询量↑200% |
"健身房办卡" | "体测不过?教你5招混过50米" | 转化率↑150% |
"外卖优惠" | "比对象更懂你的深夜投喂指南" | 复购率↑90% |
这招数切实就仨字:说人话。
近来发现个有意思的景象:00后刷抖音都在搜"黉舍简称+黑话"。比如说"北影生存指南"、"武大樱花逃跑打算"。这说明啥?校园传播要会蹭自家流量池。
这里尚有个避坑指南:
客岁有个驾校在男厕小便池贴"看这里30秒,科目二通关秘笈",据说报绅士数翻了3倍。你品,你细品。
这儿有几个骚操作,偕行见了要打人:
有个经典案例:某二手书平台搞"课本流浪打算",让学生用涂鸦换旧书。终局课本成了留言本,尚有人专门网络不一样院系的版本。这种介入感比扣头更抓人。
有个血泪教训:某品牌花大钱投了校园公众号,终局阅读量还没食堂大妈口头宣扬高。厥后改成"凭文章截图找阿姨领茶叶蛋",当天裂变500+新开销者。
说到最后,校园广告切实就两字:走心。那些能把校训编成rap、能把食堂菜谱做成星座运势的品牌,活该他们火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问一问自己:这内容我违心转给暗恋对象看吗?倘若自己都嫌丢人,趁早重写吧!
对了,近来发现个新趋势:短视频平台开始推"校园星图"功能,能定向投递给同校学生。这玩意儿用好了,说不定比校广播站还管用。不过详细咋玩,咱们下回再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