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0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有没有发现,友人圈里卖得好的月饼文案,读起来都像在讲故事?比如说"爷爷做了40年的火腿月饼,今年初于传到我手里",这比"正宗云腿月饼特价68"强十倍不止。场景化写作就是把商品塞进网民的生涯片断里,让他看完文案脑海里自动播放小电影。
"中秋年年过,凭啥今年要买你的月饼?" 试试把时间切成片:
中心点:每个时间节点都需要有详细到小时的细节,比如说"晚上9点加班时掰开的半块流心奶黄"。
参考这一个对比表就知道场景选错有多害怕:
错误场景 | 改良版 | 效果差异 |
---|---|---|
"精选质料" | "清晨3点后厨监控里老师傅在挑咸蛋黄" | 转化率+150% |
"礼盒包装" | "撕开烫金包装时像拆奶奶缝的快递" | 复购率+80% |
"天下包邮" | "西藏边防战士收到月饼时冰碴子还没化" | 分享量×3倍 |
记着:空间场景要详细到门商标级别,比如说"昆明翠湖西家世三家铺子的烤炉"。
今年爆火的案例:某小镇月饼店在文案里写"嫁出去的女儿们,今年该往外家寄月饼了",三天卖空半年库存。抓住这些关系爆破点:
避坑指南:万万别写"适合送全体人",要写"送给1997年和你一起偷月饼的人"。
看一看这两个文案对比:
五感开拓清单:
某高校食堂月饼出圈文案:"在图书馆啃五仁月饼被学霸瞪了3小时"。这些反套路场景更抓人:
数据谈话:反常场景内容分享率比传统卖点高4倍。
客岁帮某老字号改造文案,把"百年工艺"改成"1912年账本上写着:八月十四,赊给戏班子20斤月饼",当月贩卖额破十年记载。当初潜伏顾客要的不是月饼,是能晒友人圈的交际货泉——要么够好奇,要么够催泪,最次也得让买家以为自己是个有故事的人。
近来监测到新趋势:带GPS定位的月饼文案点击率高22%,比如说"长按图片识别,查看这块月饼的2000公里进京路"。下次写文案前,先问自己:这一个场景能截屏当电影台词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