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5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上个月帮楼下煎饼摊王姐写推广文案,她听完直摆手:"我这辈子就摊煎饼,有啥好写的"。终局文章发出去,当天就有二十多个年轻人来打卡。有个程序员留言说:"看着王姨清晨三点和面的视频,突然以为代码报错不算事儿"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个数据:新前言平台统计表现,带#个别人故事#标签的内容,互动率比公司宣扬高4倍。切实每个人都是行走的故事库,就像菜场里蔫了的芹菜,换一个角度拍也能成ins风美食照。
时间轴爆破法:把人生切成五段,专找转折点
物品勾连术:盯着老物件使劲想
场景复现法:回到故事发生地
客岁帮汽修师傅老张写自传式推文,就出于他东西箱里有张1998年的汽车票,文章被当地旅行局转去当念旧旅行宣扬片。破铜烂铁里藏着好故事,就看你懂不懂擦亮。
看两组文案对比:
抑扬顿挫版 | 故事化改造版 |
---|---|
本店坚持采用新颖食材 | 天天清晨四点,老李头会定时踹开我的店门,送来还带着露珠的青菜 |
十年迈店品德保证 | 街对面幼儿园的娃娃们,都吃我家包子从哭鼻子到毕业 |
专心折侍每位开销者 | 昨天收到移民澳洲的客人寄来的明信片,背面画着我家招牌馄饨 |
重蹈覆辙就在眼前。有个网红写"奶奶卖房供我读书",粉丝感动得打赏十几万。终局亲姑姑出来爆料老人还健在,根本没卖过房。这事儿告诉咱们,真实度要像裤腰带,松了会掉,紧了勒肉。
做了八年人物写作,发现个神奇规律: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越容易激发共鸣。客岁帮家政阿姨写的《擦了十五年玻璃,我看遍世间悲欢》,阅读量破百万。法门就是抓准两个反差:
有次在洗车店闻声老板训徒弟:"擦车要像给人搓澡,边边角角都得照料到"。我当场记下来,厥后成了汽车养护品牌的广告语。生涯给的素材比任何写作课都管用,就像菜商圈永远能买到最新颖的比喻句。
最后说一句切实的,别老想着写震天动地的大事。把张三李四的平凡日子写出滋味,才算是真本事。就像我妈腌的酸菜,质料就是大白菜,但街坊四邻吃了二十年都忘不掉谁人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