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79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也纳闷?同在无锡开店,为啥别人家发条友人圈就能引来排队打卡,你家经心写的软文却杳无音信?上个月跟无锡本地某网红暖锅店老板饮酒才套出瞎话——原来推广新闻得这么玩!
第一步:抓住无锡人的“七寸”
无锡人骨子里就带着江南水乡的挑剔劲儿,想用软文打动他们得先摸准这三个命门:
太湖情怀不能少
甭管卖啥,把太湖元素揉进文案准没错。比如说卖小龙虾的写成「太湖浪花里泡大的金甲战士」,卖奶茶的写成「把鼋头渚的樱花装进杯子里」。网页[3]里提到的湖景房文案「推开窗就是太湖的早安吻」,三个月卖出8000套房源,这招绝了!
吴语梗要玩得溜
在标题里藏点无锡话谐音梗,比如说「覅忒灵」这种方言词,本地人看着亲热,本地人以为新颖。某暖锅店用「米道鲜得来」做宣扬语,当月客流量涨了120%。
老字号要讲故事
三凤桥排骨、王兴记馄饨这些老字号为啥吃香?人家把百年史实写成连载故事发在本地论坛,当初年轻人都爱去打卡。网页[1]教的「匠心之城」概念,用在这正适合。
第二步:推广渠道要“混搭”
无锡人既爱刷短视频又看本地报纸,得学会跨平台打组合拳:
平台范例 | 适合内容 | 转化效果 |
---|---|---|
友人圈 | 九宫格实拍+红包裂变 | 到店率+50% |
抖音 | 探店vlog+定位标签 | 曝光量翻倍 |
东林论坛 | 争议性话题+方言互动 | 话题热度+300% |
无锡日报 | 品牌故事+数据背书 | 信任度增强 |
举一个栗子,某服饰店在抖音发「无锡阿姨的旗袍穿搭挑战」,同步在东林论坛搞「晒老照片换扣头」运动,三个月会员数破万。
第三步:内容要“带钩子”
光难看没用,得让受众不由得掏钱。这三个钩子百试百灵:
地域限时福利
「仅限无锡三阳广场周边3公里」「凭无锡身份证打5折」,这种限度感让人着急下单。网页[6]说的「紧迫感营造」在这玩得贼溜。
打卡交际货泉
打算专属照相点,比如说「小娄巷古风背景墙」,文案写成「没在这打过卡不算真无锡人」。某咖啡馆靠这招成网红店,周末排队两小时起步。
本地KOL背书
别找百万大V,无锡人就信「阿福聊斋」这种本地草根号。配适时要求博主用无锡话拍段子,转化率比个别话高3倍。
灵魂拷问:这些坑你踩过吗?
Q:为啥我的软文没人转发?
A:八成是没给转发因由!学学前洲某农家乐的操作——文案里加「转发送阳山水蜜桃」,三天裂变5000人次。
Q:怎么判断软文效果?
盯着三个数据准没错:
Q:估算少能玩推广吗?
惠山古镇某茶馆零估算做出爆款:让服侍员穿汉服拍「穿越饮茶」短视频,文案写「乾隆爷偷溜出来品茗的地儿」,愣是冲上同城热榜。
小编最后叨逼叨
在无锡做推广,万万别端着!客岁帮某新商场写开业软文案例,开头直接写「对不起,咱们来晚了!」,把无锡人二十年没逛商场的冤屈全勾出来,当天人流量破记载。记着,软文不是自说自话,而是帮无锡人说出心田话。
(正写着呢,楼下阿婆喊我去尝她按软文买的网红青团——您瞧,这就是好的文案的魔力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