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28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形?熬夜写的商品推广文,在百度搜品牌词都找不到自家文章,反而被竞品的内容挤到第三页。客岁某装修公司就吃过这一个亏,他们花三万块请人写的"十大装修陷阱",发布后搜查量还没老板吐槽行业内情的友人圈高。厥后发现,症结出在没搞懂搜查软文的底层层次。
对比两篇同主题文章:
A文:标题《装修必看留意事项》
B文:标题《北京老破小改造,监理偷藏的12个验收点位》
百度收录后,B文的点击率是A文的8倍。中心差异在于:搜查软文不是写给人看的,是写给搜查引擎看的。你得先摸清网民的搜查习惯,比如说"老破小改造"这一类长尾词,月均搜查量有3700次,而"装修留意事项"这种大词早被玩烂了。
推举三个免费东西:
有个母婴品牌就靠这招,把"防溢乳垫"改成"背奶妈妈必备神器",搜查排名从第8页冲到首页。记着:网民搜查时带着症结来,你的标题就得是症结的答案。
搜查引擎最爱好的"五层汉堡"架构:
某培育机构用这一个模板,把"K12辅导"相关的23个长尾词都做到前三位,年省广告服侍费200万。
记着这三个"反常识"操作:
有个曝光建材内情的账号,故意在文章里写错某个参数,引来业内子士疯狂纠错,硬是把文章顶到行业论坛热榜。这种"钓鱼式写作"虽险,但效果惊人。
百度移动搜查的三大算法偏好:
测试发现,符合移动端阅读习惯的文章,跳出率能下降61%。有个做本地美食的号,把菜谱步骤改成手机截图式排版,搜查终局页停顿时长从28秒增强到2分半。
百度飓风算法3.0重点打击:
某医疗网站就栽在第三个坑,3000篇伪原创文章被一夜清空。当初稳当的做法是:用AI改写+人工修饰,把原创度把持在85%以上。
近来发现个玄学景象:带地域词的文章排名更加容易上去。比如说"北京朝阳区装修公司排名"比"十大装修公司"的点击率高4倍。可能跟搜查算法的本地化盘算有关。说到底,写搜查软文就像和搜查引擎谈爱情——你得先摸清它的性情,再投其所好。当初算法更新比女友人变脸还快,但记着中心不变:网民要什么,你就给什么,况且要给得比竞品更直白、更粗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