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21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为啥别人发友人圈卖房像谈天,你发广告像贴小广告?
近来刷友人圈发现个怪事:有些中介天天发房源没人理,可隔壁老王三天两头晒带看日常,点赞批评蹭蹭涨。更绝的是上个月,我二姨就出于在友人圈刷到条“厨房插座装8个才够用”的文案,居然把看了三年的老破小给买了!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友人圈卖房的准确打开方式到底是啥?
别当友人圈里的复读机
见过那种文案吧?“稀缺房源!南北通透黄金三居!”——顾客心田OS:每个中介都这么说,跟呆板人群发似的。
试试这俩杀手锏:
反常识细节法
拍老小区电梯别光说“电梯房”,换成:“1998年的房子,2023年的电梯,年检标签比我家冰箱贴还新”。顾客一看就记着,这中介视察够细!
痛点翻译术
个别说法:“主卧有整面墙衣柜”
升级说法:“女主人80条连衣裙+男主人30条领带都能藏得妥妥的”。把专业术语翻译成生涯场景,大妈看了都秒懂。
顾客记不住相对值,但对差异目即成诵
举一个真实案例:统一栋楼两套房,上午10点拍低楼层配文:“自然光刚好照亮琴谱,省台护眼灯钱”。下昼3点拍高楼层写:“不用开灯也能看清书上的小字,省电费从买房开始”。
黄金对比公式:
“同样的300万:
A房能省出装修钱
B房能多看三年江景
你要柴米油盐,仍是诗和远方?”
空屋子凉飕飕,生涯陈迹才算是钩子
在儿童房放乐高:“上家小友人落下的,新居主说会留着当彩蛋”
阳台挂湿衣服:“今早暴雨实测,衣服2小时全干(比烘干机省电)”
偷拍窗外风景,让玻璃反光映出客堂全貌(比直接拍全景更自然)
重点来了: 七成顾客看完带生涯陈迹的房源视频,会主动问“这房子当初有人住吗?”
高明的贩卖,都擅长把话筒递给对方
发带裂痕的厨房时问:“墙砖有裂痕,但楼下就是24小时五金店,您以为这算缺陷吗?”
发学区房时问:“孩子今年上小学的家长留意:步行7分钟vs开车15分钟,您选哪个?”
杀手锏句式: “倘若是您,会怎么改造这一个XXX空间?”(配户型图)
顾客可能不需要中介,但会依附个“懂房子的友人”
人设三板斧:
每周发1次工作花絮
拍皱巴巴的笔记本:“今天带看6组顾客,划重点:3家问能不能养狗,2家要装电竞房”
深夜发真实感悟
“帮顾客谈价被业主骂哭的第3天,但刚收到买家送的润喉糖,值了”
固定时间发轻科普
每周三早8点发:“小白扫雷第X期:房产证没这一个章,学区资格可能取消”
2025年最新调研表现:
带详细生涯场景的友人圈广告,咨询量比纯房源新闻高3.2倍
文案中含“省出XX钱”等对比数据的,珍藏转发率增强47%
连续发人设类内容的中介,顾客转先容率是个别中介的2.8倍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 友人圈卖房的实质,是让顾客以为“这中介懂我”。下次编辑文案前,先问自己三个症结:“这话我妈能听懂不?”“这细节街坊大妈会八卦不?”“这场景能让友人想起自家糟心事不?” 记着啦,咱们卖的不是钢筋水泥,是别人未来五年滚烫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