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56字,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
"天天吭哧吭哧写文章,阅读量还不到三位数?"上个月帮友人看公众号后盾,发现他写了3年的健康科普号,单篇阅读量居然还没楼下奶茶店的开业告诉高。但你知道吗?《国民日报》有篇五四青年节推文,1.3万阅读量里1万来自微信搜一搜——这泼天的流量,咱个别人也能接住!
良多新手一上来就犯愁:写疫情防护吧,满大街都是;写病毒科普吧,又怕没人看。客岁郑州某医院公众号做过测验:写《防疫消毒指南》阅读量200+,改写成《酒精喷手机竟会爆炸?这一个防疫误区害惨打工人》直接破2万+。
爆款选题三因素:
传统选题 | 场景化改造 | 效果对比 |
---|---|---|
防疫学识科普 | 独居青年防疫生存指南:从囤菜到云饮酒全攻略 | 阅读量+500% |
口罩佩带方法 | 戴口罩眼镜起雾?眼科医生亲测这3招超管用 | 分享量+300% |
见过最离谱的防疫软文,开头就是"据卫健委最新数据表现..."。拜托!受众刷手机是来找化解方案的,不是来上课的。上海某社区医院客岁爆红的《防疫阿姨的絮聒比专家管》就是个正面案例:
内容改造三板斧:
把数据变故事:
专业术语生涯化:
"气溶胶传播"改成"电梯里打个喷嚏,病毒可能在氛围里飘多久"
埋互动钩子:
"测测你的防疫智商:家里出现阳性患者,第一步该做什么?A.全方位、多维度消杀 B.开窗透风 C.发友人圈"(准确答案藏在文末二维码里)
客岁杭州某药店公众号搞了个神操作:在《家室药箱清单》里埋了个"防疫物资盘算器",受众输入家室人数自动天生采购清单。终局文章被转发2万+次,为啥?出于大家都想算算自己囤的连花清瘟够不够。
传播打算三准则:
给个转发因由:
搜一搜优化技巧:
跨平台导流:
把文章里的防疫妙招剪成15秒短视频,抖音发片断,简介写"完整攻略在公众号XX"
近来扒了20个医疗类公众号后盾,发现个惊人规律:带"家室"、"打工人"、"实测"等中心词的文章,搜一搜流量占比平均达58%。特殊是那些把防疫学识包装成"省钱攻略"、"懒人妙招"的,搜查转化率比个别文章高4倍不止。
干了5年医疗新前言,发现个真理:受众要的不是百科全书,而是能立刻用的生存指南。下次写防疫软文时,试着把文章当成给闺蜜的微信语音——告诉她冰箱怎么消毒最费事,教她怎么劝爸妈戴口罩,提醒她哪些防疫用品纯属智商税。记着,流量密钥就藏在"关我啥事"和"对我有效"的接壤处。